皖政辦〔2021〕6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創業江淮”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6月11日
?
?
“創業江淮”行動計劃(2021—2025年)
?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決策部署,根據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及《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皖政〔2021〕16號)精神,在新階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發展,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四最”營商環境,健全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各類創業資源,支持大學生、科研人員、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以及其他群體創業創新,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為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總體目標
2021—2025年,開展創業培訓35萬人次以上,新增省級以上創業創新孵化載體300個以上,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0億元以上,發放電子創業券1億元以上,新增注冊企業100萬戶以上。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全省創業環境更加優良,創業服務更加精準,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創業帶動就業效果更加明顯。
三、打造八大工程
(一)打造創業領航工程。面向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城鄉各類勞動者,開展創業意識、創辦企業、改善企業、擴大企業、網絡創業和創業(模擬)實訓等培訓,分別給予60—1300元創業培訓補貼,提升創業能力。升級“創業江淮·未來新徽商”特訓營,面向有發展潛質和領軍潛力的初創小微企業負責人開展創業問診、觀摩實訓等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完善創業培訓師資登記、考核、進出機制,探索建立師資年報告制度。組織創業培訓講師大賽,開展師資星級評價活動。開展創業輔導師培訓,提高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創業服務人員素質和能力。優化省級“筑夢”創業導師團隊,鼓勵各市組建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退休經理人、專業技術人員、創業培訓講師等組成的創業服務志愿專家團,為創業者提供針對性指導服務。在創業服務機構和高校中認定一批省級創業指導大師工作室,從就業資金中給予一定的補助。每年開展創業培訓7萬人次左右。(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團省委等)
(二)打造創業筑巢工程。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推動“雙創”支撐平臺項目建設。推進開發區和特色產業基地合理布局專業孵化載體,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等圍繞優勢專業領域建設專業孵化載體,打造服務科技企業發展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支持高校建設一批省級大學生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每個基地給予120萬元支持。推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對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按規定進行獎補。加強青年創業園績效管理,每年新建4—6個青年創業園,重點扶持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留學歸國人員等青年群體創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企業,給予每個園區一定額度的資金補助。按照市場邏輯,鼓勵社會資本、民營企業或高校投資建設和管理運營孵化基地,給予孵化基地補貼。每年新增省級以上創業創新孵化載體60個以上。(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退役軍人廳、團省委等)
(三)打造融資暢通工程。完善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吸納就業人數多、科創能力強的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力度,持續加強對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及合作社的支持。發展科技融資擔保業務,鼓勵金融機構以“雙創”示范基地、科技型初創企業為載體,探索多樣化科技金融服務。優化青年創業引導資金功能,通過委托專業管理公司以市場化運作方式,為青年群體創業提供“免抵押、免擔?!比谫Y。優化省級下崗再就業擔?;鸸δ?,支持各地推進創業擔保貸款線上辦理。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300萬元,符合條件的個人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50萬元。新發放的10萬元及以下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以及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或信用社區(鄉村)推薦的創業項目,獲得設區的市級以上榮譽的創業人員、創業項目、創業企業,經金融機構評估認定的信用小微企業、商戶、農戶,經營穩定守信的二次創業者等特定群體,免除反擔保要求。每年發放個人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5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安徽銀保監局、安徽證監局、團省委等)
(四)打造青年創業工程。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完善一次性創業補貼、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優惠等政策措施。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設,培養一支高水平創業就業指導工作隊伍。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服務專項活動”。舉辦“青苗杯”安徽省項目資本群英會活動,引入風投和天使基金支持幫助青年創業創新。舉辦現代青年農場主實驗班,培養農村青年創業創新技能。鼓勵創建命名一批大學生返鄉創業示范基地,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加大對皖北地區青年創業的支持力度,深入推進皖北地區青年創業小額貸款貼息工作。加強青年創業典型選樹,開展“安徽青年創業獎”評選表彰,開展“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遴選活動。每年支持2萬名左右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創業。(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稅務局、團省委等)
(五)打造高端人才創業工程。支持和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兼職創新、在職創辦企業、離崗創辦企業或由高校、科研院所選派科研人員到企業工作或參與項目合作、設置創新型崗位開展創業創新活動。其中,離崗創辦企業人員3年內保留與事業單位人事關系,期滿后尚未實現盈利的可以申請延長1次,延長期限不超過3年。完善博士后人才引進支持政策,支持創業投資企業及管理機構、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等建設一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按規定落實建站補助、生活補貼、科研資助等政策措施。對攜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在皖創辦公司或與省內企業共同設立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科技團隊,擇優以股權投資或債權投入方式,分別給予1000萬元、600萬元、300萬元支持。對新建省級留學人員創業園給予200萬元資助,對3年內達到一定標準創業成功的留學歸國人員給予最高50萬元補助。每年服務1000名左右高端人才創業。(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等)
(六)打造返鄉農民工創業工程。實施鄉村旅游“十百千”行動,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實施“雙千萬”工程,培育家庭農場,提升農民合作社發展質量,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返鄉創業人員引進項目、資金和技術的,按照招商引資相關政策給予優惠和獎勵。返鄉創業企業回遷或購置新生產設備,由縣(市、區)級政府給予一定的設備補助。返鄉創業企業自主建設或租賃廠房的,由縣(市、區)級政府給予一定的廠房補助。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導支持有條件的脫貧人口自主創業,新認定一批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給予每個園區120萬元補助。根據新返鄉創業企業新增吸納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并繳納社會保險的人數,由就業補助資金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補助,最高不超過2萬元。每年遴選一批省、市、縣(市、區)級優秀創業項目和“返鄉創業之星”,對省級優秀創業項目和“返鄉創業之星”分別獎勵10萬元和5萬元,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農村創業創新,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人員,可作為村級后備力量進行培養、按程序推薦為勞模候選人或給予一定政治榮譽。每年支持2萬名以上農民工等返鄉人員創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鄉村振興局、省總工會等,各市人民政府)
(七)打造退役軍人創業工程。引導、支持退役軍人投身創業創新,依托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基地、專業培訓機構和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網絡平臺等,面向有創業意愿的退役軍人開展創業培訓。舉辦退役軍人創業特訓營,全方位提升退役軍人創業素質和綜合經營管理能力。打造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金融服務示范平臺,建設退役軍人創業服務點。鼓勵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等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支持退役軍人創業,鼓勵社會資本設立退役軍人創業基金,拓寬多元化資金支持渠道。建立一批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并根據工作量、專業性和成效等,給予一定的補助。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以及企業招用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的,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健全完善信息采集、數據核實、臺賬管理等制度機制,實時掌握退役軍人的基本信息和就業創業狀況,為退役軍人創業提供精準服務。每年支持1000名左右退役軍人創業。(責任單位:省退役軍人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稅務局等,各市人民政府)
(八)打造皖廚創業工程。實施“六個一批”舉措,促進皖廚師傅就業創業。實施皖廚培育工程,開展安徽名小吃制作專項技能培訓,培育一批皖廚名師。組織推薦地方名優特小吃,編制《安徽名小吃目錄》,開發推薦一批名小吃創業項目。依托鄉村旅游資源,深挖傳統鄉村美食,與民俗文化、農業觀光休閑等相結合,培育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打造一批鄉村美食旅游景點和線路。鼓勵各地打造一批符合當地特色的美食名品連鎖店,對帶動省內就業效果好的給予資金補助。扶持一批皖廚創業街區,按照入駐實體數量、孵化效果和帶動就業成效,從就業資金中給予一定的補助。完善一批創業扶持政策,對返鄉創辦農家樂等餐飲小微企業的創業者,可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社會保險補貼等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結合“2+N”就業招聘活動,舉辦個性化、小型化專場招聘會,搭建皖廚企業用工對接平臺。每年支持1萬名以上皖廚師傅創業。(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等,各市人民政府)
四、升級兩大平臺
(一)升級安徽省創業服務云平臺。集聚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優質創業服務資源,拓展安徽省創業服務云平臺功能,優化創業服務供給。在健全完善省級電子創業券發放機制的基礎上,支持鼓勵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出臺符合本地特色的電子創業券管理發放制度,重點滿足本地創業者個性化創業服務需求。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對云平臺進行監管,強化云平臺績效管理,推動云平臺安全、規范、高效運行。探索成立區域公共創業服務聯盟,率先在云平臺搭建線上聯盟平臺,加強創業服務資源對接共享,培育構建區域綜合性創業生態體系。(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等)
(二)升級創業創新競賽平臺。按照“政府主導、公益支持、市場機制”模式,引導社會各界力量支持創業,打造創業創新競賽平臺,弘揚創業創新文化,掀起創業創新熱潮。支持相關部門、社會團體針對不同群體組織開展“贏在江淮”全省創業大賽、“創響中國”安徽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賽事、“創客中國”安徽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和全省工業設計大賽、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省農村創新創業大賽、全省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創青春”青年創業大賽等系列創業大賽,提高賽事水平。組織開展行業沙龍、項目對接、展覽展示、創業培訓、融資對接等賽事配套活動,支持創業服務機構提供導師、培訓、融資等深度、專業服務,促成參賽項目成果轉化。通過競賽遴選一批優秀創業創新項目,按規定給予一定的資金激勵支持。(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退役軍人廳、省市場監管局、團省委等)
五、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把實施“創業江淮”行動計劃作為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的重要內容,納入市、縣(市、區)就業工作績效評價體系,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壓實責任,精心實施。各市人民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認真研究謀劃,抓好政策落實。各級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要健全協作機制,加強協同配合,推進創業政策措施落地。(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有關單位,各市人民政府)
(二)優化創業環境。各地、各部門要實施好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和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告知承諾制,全面推行個體工商戶簡易登記和“智能審批”。對符合條件的創業創新人才,在職業資格認定、職稱評審、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妥善安排高層次人才子女就學。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形態就業。統籌安排好各類創業引導和扶持資金,加大政府創業扶持資金保障力度。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營造良好創業環境。(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司法廳、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各市人民政府)
(三)強化宣傳引領。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四進一促”穩就業專項活動,運用各種媒介和平臺,宣傳解讀“創業江淮”行動計劃政策措施,提高創業政策措施知曉度??偨Y推廣支持創業的典型做法,重點宣傳優秀創業項目、創業先進人物、優秀創業服務人員,弘揚創業創新文化,激發各類群體創業熱情,營造敢為人先、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助力創業帶動就業。(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各市人民政府)
